德甲买球“传统种植技艺+现代科技手段”助力乡村振兴—— 济南“新农人”用非遗技艺种韭菜
在果园里引进“黑科技”、为乡村企业建立“孵化中心”、让“绿色建造”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都是代表、委员们围绕乡村、农业的建言献策。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声音,让人不仅感受到一种接地气的踏实,更惊讶于如今乡村的发展原来果园已经与科技挂了钩!
工作原因,小欣接触过很多返乡创业的“新农人”。他们都是“80后”“90后”,一心扑在土地上、大棚里,把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当成艺术来做,种出来的果实有些也卖出了艺术品般的价格。
乡村振兴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之一。今天,小欣带大家认识一位用非遗技艺种韭菜的“新农人”,她已经带动不少人就业、增收
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”。在微风渐暖的春天,割一捧嫩绿的韭菜,调成馅,不论是包饺子还是烙菜饼,都能让人食指大动。小欣最近才知道,这韭菜也不都是一样的,“80后”济南“新农人”胡冬梅种的韭菜,就是很多人听说过没尝过的济南“槐荫四宝”之一“西郊盖韭”。
在50亩的韭菜种植基地,郁郁葱葱的韭菜随风摇晃,扑面而来一股清香。小欣观察着,这韭菜的叶子比一般韭菜要宽不少,颜色也更加鲜嫩。摘一片放进嘴里,甜甜辣辣的,韭菜味儿特别足!“我们种植的韭菜品种是平韭系列,这没啥特别的,主要是种植技艺有讲究!”胡冬梅看穿小欣“没见过世面”的样子,介绍起这款韭菜的特别之处。
在明末清初,农人们发明了“扒韭墩、剪韭毛、剔韭墩”的栽培技法。“除了春天移栽时扒韭墩,冬天剪掉枯叶、清理韭蛆,夏季蚊虫多韭菜畦上还要盖蚊帐,到了初秋,要将间作收获的黄豆煮熟发酵碾碎,与有机肥混合作为肥料来施肥!”胡冬梅说,一年四季的精心照顾,才能养出脆嫩鲜香的好韭菜,这套种植技艺已经被列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啦!
“每到春节、中秋,咱的韭菜能卖出60元到80元一斤的价格,送进北京、上海的高端超市,能卖到150元一斤!”胡冬梅的话让小欣很震惊,这韭菜可真是金贵!不过,考虑到比普通韭菜贵一倍的种植成本、长一倍的种植周期和独家的种植手艺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小欣的疑问,胡冬梅已经见怪不怪。她说,自己的父亲一生从事农业,自己不仅是“新农人”,也是“农二代”。“一开始我就是帮父亲处理外贸的事情,后来发现农业发展没有年轻人传承可不行!”胡冬梅说,社会飞速发展让很多人离开了农村、远离了土地,但这份事业关系着每个人的饭碗和根基,于是自己抛下留学生的光环,回身扑进了韭菜地。
果然,年轻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。在保留传统种植技艺的前提下,胡冬梅用上了现代化手段。“从前浇水、施肥全是靠人力,这几年从精细化工作、水肥一体化的推广,包括大棚的智能化管理,还有机械化的应用等越来越普遍。”胡冬梅特别感激农业部门的关注,在项目资金、设备引进、政策优惠等方面给种植基地提供了很多帮助,还促成自己和很多专家接触,一步步提高韭菜品质。
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,不就是农业发展的“王炸”组合吗?小欣听说,这片韭菜基地平时就招聘了十几名附近村民来打理,每到农忙时还要请几十名临时工,每人每天都能增收近200元。作为“新农人”,胡冬梅也有新计划。“我们很快就要流转1000亩土地,扩大种植面积德甲买球,到时候用上智慧化农业系统来管理,把市场竞争力拉上去!要是能做到一、二、三产的融合,一定能带动更多村民就业。”
小欣能感觉到德甲买球,胡冬梅已经把“新农人”的责任扛在了肩上。近年来,济南市加快培育农技推广人才、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人才、农村返乡创业人才等“四支队伍”,涌现出一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。他们也是一样,在田间地头、大棚温室里钻研着农业、乡村的发展。
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,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。很多代表委员不约而同提到了“人才”这个关键词,人才兴则乡村兴。他们认为,振兴乡村,首先应该留住人才,除了要推动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外,还要鼓励本地年轻人自学成才,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一系列好政策,一定会让更多“新农人”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里。小欣希望,他们都能在土地里“种”出光明的未来。
近年来,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牢记习殷切嘱托,坚决担负起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,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2022年,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44元,比2017年增长43.7%,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.81减少到2.49,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农业综合产能持续跃升,粮食面积、单产、总产连续四年“三增”,喜获“十九连丰”;建立“菜篮子”产品稳产保供体系,肉蛋奶、果菜鱼等重要农产品量足价稳;脱贫攻坚全面胜利,2022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091元、增长15.9%;乡村产业蓬勃发展,章丘大葱、历城草莓等特色产业“十朵金花”年产值逾200亿元,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、超亿元村占全省十分之一,“三品一标”认证总量居全省首位、占全省六分之一,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一批“国字号”“省字号”平台载体,基因编辑技术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,代表山东省顺利通过“无疫省”国家验收。
今年,市农业农村局以早于全国、快于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,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着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,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,加快构建供给保障稳、科技装备强、经营体系优、发展韧性足的乡村产业体系,加快激发脱贫地区及群众内生动力、发展活力,加快建设鲁味泉韵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破题起势、省会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,确保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3.5%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.5%以上。
原标题:“传统种植技艺+现代科技手段”助力乡村振兴—— 济南“新农人”用非遗技艺种韭菜